![QQ图片20190401201650.jpg QQ图片20190401201650.jpg](http://www.vzhuanba.com/zb_users/upload/2019/04/201904231556004594197092.jpg)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关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双重性”,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农业文明”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与认识依旧令人信服: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社会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让农民“从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中走出来,以发达的自由个性谱写出中国现代化的狂想曲。”
者认为革命胜利几十年后的中国仍未完成从宗法小农的田园诗向现代化的狂想曲转变,这是现在农村许多封建文化沉渣泛起的原因。
放眼当今世界,美国、欧洲、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农业中不乏合作化甚至集体化,而倡导集体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往往把集体化弄得如鲠在喉。问题实质在于现代农业组织形式的合作制是商品生产者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为共同利益而在产、供、销等领域或信贷、科技、机械服务等方面形成的联营组织,其前提是要有商品生产者自由个性的表达、经济理性的成熟,有发达的社会交换关系。而传统的农村大锅饭却是一种人身依附方式,一种束缚与保护的纽带。
因此,要建设自由人联合体,必须要造就有发达个性的劳动者,这就要求彻底打破宗法共同体的枷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
展望未来,中国农民将会采取哪种生产方式,这难以知晓,但是,他们将不仅会继承祖先的勤劳、勇敢、智慧,还具有祖先所没有的品格:自由个性。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