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的最大化行为;昨天我穿黄色衬衣,因为黄色衬衣是我昨天的最大化行为……依此类推,难怪人们用老黑格尔的名言来嘲讽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凡是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
艾智仁在1950年那篇文章的第三节提供了类似的嘲讽,他要求读者想象从芝加哥出发的数千名驾车旅行的人,假设每一名司机随机选定一条道路,中途不换路:只有经济学家预先知道那条设有加油站的道路,于是,经济学家预言,沿着这条有加油站的道路旅行的司机能够继续沿着他们选择的道路旅行。这些得以顺利旅行的人“好像”预先就理性地选择了有加油站的道路,虽然,读者明白,这些人只是“幸运”而已。因为,假如加油站被挪到另一条道路呢?经济学家们观察到的“成功”样本将是另一群人,或许表现出与以前的成功人士完全不同(南辕北辙)的行为模式,尽管自始至终也没有谁改变过自己的行为。
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