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艺术。艺术可能包含了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成者对电影、戏剧等表演艺术的了解。可是在爱艺术的同时,我们感受到的美,在理论界那里体现出来的往往不是满足,而是障碍。其实这种矛盾蛮大的。我想在座的朋友,可能都会略有同感,包括我自己。
我一直喜欢美,喜欢艺术,也一直接触美和艺术;可是如果要开一门“艺术概论”的课——它是一个很理论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往往会强行把我们从音乐或者美术的陶醉中硬拉出来,因为它有分析功能。这个矛盾在我心里长期不能摆平,今天我也不觉得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答。也就是说,哪一部分是要用感觉去感受艺术作品,哪一部分是要分析、要解说要讨论艺术作品,我想这里面其实还是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调和关系。
所以当我想要把上课的经验写成《艺术概论》时,第一个感觉是不希望这样一本书有太多的难度和负担。我自己曾经受伤过,中学时候因为喜欢艺术,到坊间去买了一本谈艺术的书,读了没几页,就发现自己被逻辑分析式的理论文字弄得完全没有艺术欣赏的感受。我并不否认艺术可以成为一门理论课程,而且艺术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理论课程。可艺术的终极,是一种美的欣赏,是一种美的感受。这个矛盾我想也许永远不会被真正摆平,重要的是怎样在两者之间进行调和。
虽然这是一本讲理论的书,但我更希望它能被当成一部艺术作品来阅读。我们称参考资料、查证资料为理论,感觉理论很沉重,需要用很多理性去阅读,还需要有很多考证过程。但我想我们不会带着这样的心情去阅读一首诗、一篇散文或者一篇小说。想必各位都有同感,阅读理论跟阅读好的文学作品是不同的。现在我要说的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艺术理论作品能兼具艺术作品的特点?在写作时尽量使文字具备美的感受性,尽量减低资料参考的难度,宁可把资料参考放到注解里或者放到后面去,也要让整个行文更接近较为文学化的形式。
我在课堂上谈过,西方的艺术书跟中国的艺术书,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美学书籍常常是比较具讨论性和理论性的。比如康德的美学、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常常读到你的头都要昏了,因为里面会用很多逻辑方法来界定美,跟你在美的欣赏和感受性上差别非常大。曾经接触过东方美学书籍的朋友,大概都会觉得东方的美学书非常像一部文学作品。我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能在座有朋友读过王国维写的《人间词话》,这是非常小的一本书,却是大学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它其实就是在讨论中国文学里词的形式:可同时,它的文字极其优美,这使得它水身就是一部近平文学创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