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正文

高效写作的秘密(pdf+epub+mobi+txt+azw3)

推荐书 未命名 2019-11-11 4.85 K 0 写作

1.jpg

第一部分 “他说”


第一章 “他说”:引述为先


不久前,我们参加了一场学术会议,会上有人发言,核心论点似乎是:一位社会学家——姑且称之为X博士——在该学科的多个方向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证明论点,发言人接下来详尽地介绍了X博士写的论文专著,并做了长篇引用。发言人无疑了解很深,也很有激情,但我们却听得云里雾里,“X博士的成果很重要”这个论点已经很清楚了,那么发言人为什么要专门来谈呢?有人会反驳吗?在社会学领域里,有人之前驳斥过X博士的作品,或者贬抑过其价值吗?发言人对X博士的解读是发前人之未发吗?由于发言人完全没有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好一个劲儿地纳闷:他为何要一个劲儿地大谈X博士呢?(在本书导论第19页的图中,虚构的听众们也是类似的反应。) 直到发言结束,进入提问环节,我们才明白过来一点。一名听众提问后,发言人提到有好几个人曾经激烈质疑过X博士的观点,而且让很多社会学家认为X博士的作品有重大缺陷。


这件事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写文章,头一条就是要有意义;而要写出有意义的文章,作者不仅需要阐明论题,更需要点明文章在回应哪一场更广泛的对话。这位发言人没有提到其他人对X博士的著作的评论,所以听众也不知道他为何要说这一番话。听众中还有其他社会学家,他们更了解X博士的著作所引发的争论,因此或许会明白发言的用意。但是,既然发言人的论断是一场更大的辩论的一部分,那么,如果他简要介绍了这场辩论,提醒听众“他说”的内容,即便本来就是社会学家的听众大概也会听得更明白吧!


这件事的另一个教训是关于次序 的:要想长期吸引听众,作者需要及时解释自己在回应什么——要么在做出自己的回应之前,要么在发言刚开始的时候。将这种解释过分延后——在短文或博文中以一段到两段为限,长文中是三段到四段,书籍中是十页以上——会打乱读者理解的自然次序,也会打乱作者思考和成文的次序。毕竟,这位发言人不太可能是先为X博士写了一篇辩护文,之后才偶然看到对X博士的批评的吧!据知情人士透露,他肯定是先看到了批评意见,然后才起而回应——当然,在他看来是正本清源。


发言人的论断是一场更大的辩论的一部分,那么,如果他简要介绍了这场辩论,提醒听众“他说”的内容,即便本来就是社会学家的听众大概也会听得更明白吧!


这件事的另一个教训是关于次序 的:要想长期吸引听众,作者需要及时解释自己在回应什么——要么在做出自己的回应之前,要么在发言刚开始的时候。将这种解释过分延后——在短文或博文中以一段到两段为限,长文中是三段到四段,书籍中是十页以上——会打乱读者理解的自然次序,也会打乱作者思考和成文的次序。毕竟,这位发言人不太可能是先为X博士写了一篇辩护文,之后才偶然看到对X博士的批评的吧!据知情人士透露,他肯定是先看到了批评意见,然后才起而回应——当然,在他看来是正本清源。


因此,在展开论证(口头或书面)时,我们建议:牢记自己已经加入了一场对话,因而就像本章题目所说,要“引述为先”,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作为回应提出来。具体来说,我们建议尽早给出“他说”的归纳,并在关键处继续提醒读者。虽然并非所有文章都遵循这一条,但我们认为,对所有写作者来说,在扬弃之前先将其掌握是很重要的。


这并不是说,你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前,先要详细地列出每一个写过与该主题相关内容的人。如果这位发言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总结针对X博士的批评意见上,而完全不谈自己的观点,那么听众的反应大概还是:他讲这些要干吗?所以,我们建议,要尽快把自己的观点和回应的意见一起 提出来,将两者视为一个整体。一般来说,最好在开篇先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