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技术型吃货,就是吃货界的“极客”
食品领域向来是各种谣言、虚假广告和伪科学的重灾区,一不小心就中了招。真正的吃货,眼里不揉沙子,懂点技术才能吃得自由。
成为技术型吃货,你终将懂得:
·人类跨过蛮荒时代、田园牧歌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吃的边界不断拓展,鼓吹“纯天然”的情怀党请让一让,不要辜负这个吃货的时代。
·所谓食疗养生,有太多由来已久的误区,“老脑经”亟需听取新生代的喊话。
·所谓“超级食品”,大多是在征收“智商税”,进行技术型打假才能守住你的钱包。
·日常食品致癌的论调屡屡见诸“头条”,“震惊”之前,你需要一套科学的思考方式。
·对方便饮食“没营养、不健康”的刻板印象,是时候来一次平反了。
懂点食品工程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要具备一种能力:在安全边界内,维护吃货的自由的能力;在流言满天飞时,维护亲朋健康饮食习惯的能力。
下面来讲讲苦味,这是一种令人不太愉快的感觉,强烈的苦味还会引起呕吐反应。苦味在自然界有很多都是由生物碱引起的,而生物碱——有很多种类都是有毒的。所以,对于原始人类来讲,一样东西如果发苦,它有毒的可能性就比不发苦的东西高很多。人类进化出苦味味觉,很可能就是为了快速识别出这些有毒物质,并把它吐出来。
酸味说白了就是酸的味道。纯的酸味也不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一杯溶液的PH代表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而酸味味觉其实就是这种氢离子浓度的感觉。氢离子浓度越高,PH越低,酸味越浓。我们为什么会进化出酸味呢?因为未成熟的果实以及腐败变质的食物通常PH都很低,酸味能够有助于我们识别出这种物质,从而避免食用它们。
除了味觉,嗅觉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味觉检测的是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子,而嗅觉检测的是分散在空气中的物质分子。
人类嗅觉的敏感度是超乎大部分人想象的,比如说,一升空气中只要存在百亿分之一毫克的麝香分子,就已经足以让人闻到了。这甚至足以比肩目前最尖端的检测仪器。
我们前面说过,基本味觉只有简单的5种,但我们可以分辨出很多不同食物的味道,如巧克力味、草莓味、樱桃味等。其实分辨这些味道,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我们的嗅觉,而不是味觉。
人们发现的嗅觉感受器的种类已经达到了上千种。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能感受的“基本嗅觉”的量是上千种呢?其实远远不止,也许你很难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气味总数大约在10亿这个量级这是因为每种气体分子都会刺激好几种不同的嗅觉感受器,而上千种嗅觉感受器的不同排列组合,就引发出了无穷无尽的嗅觉体验。
嗅觉可以帮助人们判别食物的位置,比如说,成熟的水果会散发出果香味,吸引人们前来采食。嗅觉还可以帮助人们快速鉴别出腐败变质的食物,因为难闻的气味会让人们远离它。
就这样,多亏了味觉和嗅觉“协同作用”,我们终于把大干世界中“能吃的东西”挑选了出来,形成了最初的食材。
直到今天,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判断一样食物到底有没有变质,最靠谱的方法仍然是“闻一闻”和“尝一尝”。在这个方面,相信自己的感觉是没有错的,毕竟它们已经进化了几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