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东言西语(科学吊打口音地图炮,破解方言与古汉语的密码万花筒,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
作者: 郑子宁
书号: 9787546814933
格式: EPUB
出版: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3月 2020
大小: 7.37MB
语言: 中文
传闻民国初立,为决定官方语言,粤籍议员与北方议员互不相让,在投票中粤语和北京话票数持平。关键时刻为顾全大局,孙中山对粤籍议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亲自投给北京话一票,才避免了更大的纷争。
还有一个与之非常相似的故事:1949 年,为决定官方语言,川渝元老与北方元老互不相让,川话和北京话票数持平。关键时刻为顾全大局,毛泽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显然,这两个故事源自同一母题并且都是虚构的。无论是 1949 年之前还是 1949 年之后,都根本没有过针对粤语、川话 vs 北京话的投票。
这类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差一点选择德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传闻。18、19 世纪,大批德国人移民海外,美国是其重要选择。如今,全美人口的 17.1% 自称德国后裔,比例远高于爱尔兰、英格兰、苏格兰,德裔遍布美国,特别在中西部有相当大的人口优势,当时也是一样——北美殖民地中,德国移民的比例高于英国移民。正因为德裔在美国的重要地位,德语差点成为美国官方语言的传闻似乎颇为可信。传闻中也有一个孙中山、毛泽东式的人物——美国首任众议院议长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为顾全大局,身为德裔的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也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1794 年,一些德裔移民要求美国政府提供部分法律的德文版,该提案以 42 比 41 的票数比被否决,米伦伯格在投票中弃权,但事后评价道“德国人越快变成美国人就越好”。而民国初年制定官方语时确有争议,只是和北京话竞争的并不是广东话四川话陕西话之类的其他地方方言,而是人造的老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