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把世界装进火柴盒:微缩的历史(为什么大家爱买手办?为什么迷你更可爱?作者带你看世界各地知名的微缩景观,翻开这本书,世界就变了样!) (未读·文艺家)
作者: 西蒙·加菲尔德
格式: EPUB
出版: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7月 2020
大小: 1.54MB
语言: 中文
园区(之所以被称为“园区”,是因为这里是设计天才们漫步的地方)最初要建造出一个风格统一的现代化外观,而且会根据后期的具体需求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建筑师尼古拉斯·格伦索(Nicholas Grimshaw)是高科技的代言人之一。火灾发生后几个月,他就在园区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幢建筑,两年后,他的第二幢建筑也拔地而起。这两幢建筑都有着弯曲的波纹钢表面,兼具功能性与典雅性,都用于生产最受人欢迎的椅子。但是,后来园区的建筑风格并没有得到统一,因为创始人的儿子罗尔夫·菲尔巴姆(Rolf Fehlbaum)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并受到了这位朋友的影响。
早在菲尔巴姆邀请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为园区设计建筑以前,盖里就已经是公认的前沿后现代主义者了。他在园区设计的建筑也是他在整个欧洲设计的第一幢建筑。其实他为园区设计了两幢建筑:一幢是工厂,另一幢是博物馆。博物馆建成于1989年,是一座由白色砖块搭建而成的精品建筑,外部夸张的曲线交错环绕,就好似一幢建筑从不断运动的线条里凭空出世。他后来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以及洛杉矶华特·迪士尼音乐厅都受到了这幢建筑的直接影响。
因为盖里的建筑风格和格伦索迥然不同,所以现在园区的规划方向就明确了:从此以后,只要设计师有足够的雄心壮志,每栋建筑的外观都可以在这里打破窠臼。并非所有建筑都是新修建的,一些较小的建筑,比如让·普罗夫(Jean Prouvé)的加油站就是从园外搬入园中再稍事修整的。但无论是新建筑还是老建筑,每栋建筑都为园区多样的视觉效果做出了贡献。如今,游客参观这片耗费二十五年时间打造而成的园区时,会心生一种交织着困惑、疲惫与愉悦的感情,就仿佛是在一天之内逛遍了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泰特美术馆。
1993年,园区里的一栋建筑让这里声名大噪。扎哈·哈迪德确确实实在园区里建了一座消防站,而这也是她职业生涯里第一栋得到认可的建筑。这座消防站专门用于停放维特拉园区里的消防车,以免火灾再次出现。但人们很快意识到,令哈迪德更感兴趣的不是灭火,而是点火。于是,防火这件事就委托给了附近的一个集中服务中心,而哈迪德的消防站则成了一片专门用来举办艺术展览和接待游客的区域。每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欣赏到哈迪德的非凡之作:混凝土“尖角碎片”和外墙相互交错,不同的视角呈现不同的模样,建筑内外都会让人产生一种晕眩之感,觉得这幢标新立异的建筑似乎是设计师为了证明什么而造的。世界各地的学生见到这幢建筑时也会感到震惊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