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大宋之变,1063—1086(这是一个朝代的转折史,也是一群有识之士的时代悲歌,君臣遇合之际,他们积极寻求变革,却终将改革变成政治角力,将北宋推向危亡的深渊!)
作者: 赵冬梅
格式: EPUB
出版日期: 6月 2020
大小: 0.70MB
语言: 中文
在王安石的主导下,朝廷的政治风气正在发生转变。在司马光看来,是王安石背离了初衷。想当初,刚上台的时候,神宗问他:“我们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首先做什么?”王安石的回答掷地有声,他说要从政治风气下手,“当今最迫切的任务,是变风俗,立法度”。怎么变?王安石当时的说法,也是司马光所赞成的。王安石说:“关键是‘长君子消小人’,扶植提拔情操高尚的君子,打击压制道德卑劣的小人。”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差别,是君子始终把原则是非、朝廷利益摆在第一位;而小人则永远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小人往往有小才,然而对于个人利益的蝇营狗苟却限制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无大器,不能成大事。小人可以用,但不能让小人得志、成气候。王安石还说过:“如果让有小才而无行义的人得志,就会败坏风俗。而风俗一旦败坏,那么,那些天天在皇帝身边的人都心怀个人得失的鬼胎来事奉皇帝,皇帝就没有办法来了解评判朝廷上的是是非非;那些出使四方搜集政情的人都心怀个人得失的鬼胎来事奉皇帝,皇帝就没有办法了解各地的真实情况、利弊得失了。”[316]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长君子消小人”?简单地说,就是保持言路畅通,对不同意见抱持开放、宽容的态度。王安石引用古语说:“‘泰者通而治,否者闭而乱’,只有言路畅通才能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堵塞言路只会导致政治混乱、社会动荡。”[317]
开放言路,引用君子,振作风气,这原本是王安石最初的说法。司马光全都同意—本朝的风气实在应该振作一下了,而像王安石这样一个自身道德如此高尚且行政能力如此突出的人,是比单纯的高尚或者单纯的能干更值得期待的。对于王安石,司马光充满了期待。
然而,王安石的调子变得是那样的快,快得简直让司马光回不过神来。他说“要用君子”是在二月三日上台之初,可是到了三月二十一日,他却说:“如今想要理财,就必须提拔能干的人。”—当德与才不能兼备的时候,王安石决定舍德而取才。他提醒神宗,要提防社会舆论的批评:“天下人只看见朝廷优先提拔能力突出的,看不到朝廷对道德君子的奖掖,只看见朝廷把理财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还没来得及整顿礼义道德、社会风气,可能会担心风俗败坏,流弊无穷。各种意见都会出来。所以‘陛下当深念国体有先后缓急’,还请陛下首先确定治国之道的先后缓急。”[318]这是什么话?因为理财是迫切的,所以脸面、体统、规矩、道德秩序都可以暂时不要吗?问题是,当你想要的时候,还能不能要得回?就算是能,在风俗败坏、丧失了底线的社会废墟上重建道德秩序,得多花多少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