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标签:心理学-通俗读物
格式:EPUB
出版: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10月 2019
大小:0.38MB
语言:中文
作为一个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名从业 20 年的心理咨询师,我能够理解阿德勒的思想:人类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人性。人人生而自卑,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尊重他人;人人都希望得到信赖,所
以我们要学会信赖他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共同体中做贡献。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不断地得到滋养,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一个人丧失了(或被剥夺了)某样东西而无法安慰自己时,就会感到悲伤。悲伤和其他情绪一样,是为了改善自身处境、补偿不快和无力感。从这个角度看,悲伤和愤怒的价值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各自的起因和表达方式。和其他情绪一样,悲伤也有追求优越感的目的。人发怒是为了贬损对手,抬高自己,发怒的对象是敌人。悲伤实际上相当于精神战线的收缩,这是后续扩张的先决条件,在随后的扩张中,悲伤者实现了自己的个人提升和满足。悲伤和愤怒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一种宣泄,一种针对环境的心理活动。悲伤的人会抱怨,并通过抱怨使自己站到伙伴们的对立面。尽管悲伤是人的天性,但过度的悲伤则是对社会怀有敌意的表现。
悲伤的人通过别人的怜悯来获得优越感。看到身边的人陷入痛苦的悲伤之中,人们本能地就想要照料他、同情他、鼓励他、帮助他,他的处境就会由此得到改善,整个过程不难想象。眼泪使人心软,使人一次又一次成为悲伤之人的支持者。悲伤的人像法官一样控诉、审判当前的秩序,凌驾在所有人之上。他的地位越高,指控的方式就越直白、有效,于是,他的悲伤越发浓烈,成了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悲伤之人靠着这个借口,把责任和义务强加给身边的人。
悲伤在以下两方面,可说是效果显著:一方面是以退为进,从软弱感走向优越感;另一方面是维护自身地位,逃避无力感和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