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颠覆依靠奖励和惩罚的激励方式,在焦虑和重压之下重新发现真正自我)
作者:爱德华·L. 德西(Edward L. Deci) & 理查德·弗拉斯特(Richard Flaste)
格式:EPUB
出版日期:8月 2020
大小:1.16MB
语言:中文
心理学的历史和人格分裂的患者有些类似。它具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身份,每一种都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影响范围。心理学的第一种身份表现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这些过程通常难以直接观察。心理学的第二种身份体现为对不同行为的重点关注。前者是始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革命性成果的精神分析传统,它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人们的行为与感觉的理由,深藏于内心。因此,只有探寻自己的心灵深处,并且将那些内在的(通常是无意识的)动力带入意识之中,才能促成改变。后者是始于行为主义的实证传统,它假定人们行事的理由是自己获得的强化,因而可以通过在施加强化时进行精确调整,戏剧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精神分析传统发展而来,这一学派包括开创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的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完形疗法首创者弗里茨·皮尔斯(Fritz Perls)等人的研究成果。尽管学术界经常讨论精神分析传统与人本主义传统的差别,但两者实际上有着诸多共同特征。例如,两者都从动机和情感动力的角度理解人类的行为,都侧重于增强意识来为改变奠定基础,并且都使用观察和直接体验来建立理论。
实证传统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与精神分析心理学或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毫无共同之处。这种理论最著名的拥护者B.F. 斯金纳强调,心理学这门科学,应当聚焦于可观察行为以及强化这些行为的环境条件。根据科学规律,人们必须通过不同的调查来可靠地证实某种现象,才能将该现象作为事实加以接受。斯金纳坚持认为,将研究重点放在可观察行为及环境的强化物之上,有助于人们确保行为现象的可重复性。
数十年来,实证传统也已经发展演变了。如今,许多理论家着重研究个人的思想,而不仅仅侧重研究可观察行为和环境强化物。因此,对行为的解释,可以从人们对强化物的思考(他们的期望和阐释)的角度来进行,而不只从对强化物本身的客观描述来进行。所以,众多的现代实证心理学家(被称为认知理论家)已开始从“个人内心”探寻行为的原因,但他们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人们的思想层面,没有更深入地探究内在动机。此外,现代实证主义者继续从机械论的角度来观察人们的行为。他们说,人类好比一台台处理信息的机器,像电脑那样运行,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