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菊纹大和绘:日本近现代天皇简史
作者:萧西之水
格式:pdf-epub-mobi-txt-azw3
出版日期:12月 2020
大小:6.41MB
语言:中文
清水澄最初为裕仁量身定制的教育内容中,天皇是“制度天皇”与“人类天皇”的矛盾统一体,不应偏重于任何一方,也不应偏废于任何一方。法理上可以把一个天皇分为两面,但在实际的政治事务中,天皇必须得拿出兼容两面的态度,以保证国家稳定与立宪君主的应有姿态。
只不过,一旦有了“矛盾的统一”,那么回避责任也就容易了许多。在国家的实际决策中,裕仁大可保持一种“超然”态度,发表一些模糊的意见,甚至不发表意见,机械地认可内阁等各辅弼咨询机构的决议即可;当追究责任时,天皇也可用这种“超然”态度加以回避,这就是后来昭和天皇能够回避战争责任的内在机理。
除去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不同,裕仁与大正天皇的四处游历也截然不同。当年大正天皇是为了缓解身心压力才去游历的,整体氛围非常轻松活泼;但到裕仁身上,由于大正天皇身体越来越差,裕仁随时可能接任天皇,他作为皇太子的“行启”就更像是一种任务。大正天皇用了12年才走遍全国,而裕仁皇太子在不到5年时间里就走过日本20多个县 [126] 。裕仁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谨言慎行,完全按照日程,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这似乎也成为日后裕仁为人处世的标志性态度。
裕仁不越雷池一步的态度也体现在婚姻大事上。1919年6月,裕仁与皇族久迩宫良子女王订下婚约,而到1920年初,良子女王的两名兄弟都被诊断出患有色盲,这不免让人担心良子女王会把色盲基因带入天皇家族。对于二人的婚约,无论是裕仁的母亲贞明皇后、皇室长老伏见宫贞爱亲王,还是三名在世的元老(山县有朋、松方正义、西园寺公望),以及首相原敬均明确反对。 [127] 为了能让良子女王顺利嫁入皇室,久迩宫邦彦王便把事件散布到民间,宣称日本政界高层存在阴谋人士,意图在大正天皇病弱之际推翻其当年定下的婚约。很快,民间舆论哗然,皇室内部的婚约问题一时间人尽皆知,为了平息民愤,宫内省只好在1921年2月登报声明“御婚约无变更”。
这一事件的最终解决方案,是所有政界成员不再插手裕仁的婚姻事务。等到把裕仁推举为代行天皇职权的“摄政”之后,再让他本人以父亲大正天皇的名义来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裕仁并没有对婚约做出任何改变,而是在1924年2月与久迩宫良子女王、日后的香淳皇后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