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
作者: 贾根良
书号: 9787300284224
格式: pdf-epub-mobi-txt-azw3
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8月 2020
大小: 0.56MB
语言: 中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重新提出了扩大内需战略[2],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为了解决我国过大的贸易顺差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我国政府又在2011年采取了扩大进口战略。这两种战略之间是否一致?扩大进口战略是否能够达到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我国对外开放质量的目的?本文首先对目前为扩大进口战略进行辩护的观点提出质疑,讨论它与扩大内需战略和产业升级目标之间的冲突。然后,为了提出替代性的政策思路,本文通过对纳克斯“平衡增长理论”的创造性阐释,提出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最后,与单纯为了解决过大贸易顺差问题的扩大进口战略不同,本文运用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提出了能同时实现对外贸易平衡、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重目标的政策建议。
一、结构失衡与扩大进口战略的隐忧
目前,我国产业价值链低端工业制成品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的困境是众所周知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产能大量过剩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陷入了生产增加但出口收入下降的“贫困性增长陷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海外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在2011年和2012年出现了某些人口中所称的“制造业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还因此陷入了更加令人痛心的“美元陷阱”之中:我国连年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国民财富的严重流失。在美元霸权的支配下,美国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制美元绿纸片,低价购买我国出口产品,而我国由此形成的美元贸易顺差不但夺走了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农业补贴等方面所急需的资金[3],而且其价值也因美元的不断贬值而不断耗散,正如余永定先生指出的,这无异于我国把贸易顺差产品直接扔到大海里,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印人民币发给这些出口企业。[4]
连年的贸易顺差是造成我国内需不足和严重通货膨胀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以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为例,按当年末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贸易顺差总额为12126.1637亿元人民币。假如2010年我国实现贸易平衡(也就是贸易顺差为零),该年贸易顺差部门的产品投放国内市场,那么,按2010年末中国城乡7.9亿的就业人口计算,平均每个就业者年收入将增加1535元人民币;而如果按2010年末我国2.2亿农民工计算,那么每位农民工年收入将增加5512元人民币。2010年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650元,年收入19800元,这也就是说,按保守计算,如果该年农民工平均工资增加28%,不会发生任何通货膨胀,而由于农民工消费倾向最高,由此所形成的扩大内需效应是任何其他措施所无法获得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2010年巨额贸易顺差的存在,我国农民工不仅不能增加28%的工资,反而因外汇占款而增发人民币所造成的通货膨胀,使其实际收入下降,实际收入的下降反过来又加剧了内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