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发现宇宙(一次惊艳的宇宙发现之旅,从爱因斯坦方程解出宇宙的一万种可能!)
作者:约翰·D.巴罗
书号:9787559645852
格式:pdf-epub-mobi-txt-azw3
出版: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月 2021
大小:4.21MB
语言:中文
神奇的是,霍伊尔在建立热大爆炸理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利用自己核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比伽莫夫、阿尔弗和赫尔曼更深入一步地预测了大爆炸开始的最初几分钟之后,宇宙所产生的轻元素的丰度。他在1964年与剑桥大学的罗杰·泰勒(Roger Tayler)一同发表了一篇先驱性的论文,[32] 又在1967年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威利·福勒(Willie Fowler)及其学生罗伯特·瓦戈纳(Robert Wagoner)合作,预测了不同大爆炸宇宙中轻元素(尤其是氘与氦、锂的同位素)的全光谱。
这些卓越的预言在1953年被日本物理学家林忠四郎(1920—2010)通过一项规模较小但极其重要的观测证实,林忠四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恒星演化方面。所有尝试预测大爆炸初期宇宙元素含量的物理学家,包括伽莫夫,都遇到了一个主要难题:宇宙刚诞生时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比是多少?所有原子核都由这两种核子组成,如氦—4就是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所构成,因此,最终元素的含量一定与宇宙开端的质子—中子比有关,比如如果宇宙刚开始时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得到的元素就百分之百都是氢,但如果不清楚宇宙开端的质子与中子的比值,你就无法预测元素丰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
林忠四郎指出,大自然中的弱相互作用力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宇宙诞生不到一秒钟,温度高于100亿摄氏度的时候,这种力会使质子与中子之间产生放射性相互作用,让质子与中子的数量相等。在完全平衡状态下,一个质子所对应的中子数只由温度决定。因此,你无须知道宇宙的“开端”是什么样的,就可以计算质子与中子的比值。其实,中子要比质子稍微重一点点,而在大爆炸后一秒,宇宙温度降到100亿摄氏度的时候,如果制造一个中子所需的能量比制造一个质子稍多一点点,就意味着质子数要稍微超出中子数了。不过,这一不平衡现象不会进一步发展下去,因为质子与中子之间至关重要的弱相互作用太慢了,无法与宇宙膨胀的步伐保持一致,也就不得不停滞下来,因而中子与质子的比值就停留在1∶6这个比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