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黎明「pdf-epub-mobi-txt-azw3」

image.png

书名:守候黎明:全球化世界中的约瑟夫·康拉德

作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 亚当·查莫斯基 & 马娅·亚桑诺夫 & 贾杜纳斯·萨卡尔

格式:EPUB

路径:点击打开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分类: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 亚当·查莫斯基 & 马娅·亚桑诺夫 & 贾杜纳斯·萨卡尔

Title sort:守候黎明:全球化世界中的约瑟夫·康拉德

日期:19 11月 2021

uuid:d5fb9959-3ef4-447b-9922-31910c0abb1b

id:221

出版日期:4月 2021

修改日期:19 11月 2021

大小:4.89MB

语言:中文

不过新加坡的“东方”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科技力量和帝国强权的产物。这座城市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代表斯坦福·来福士(Stamford Raffles)于1819年建立起来,本意在于闯入荷兰人主宰的市场。为了跟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来福士将新加坡设成自由港,没有关税和贸易限制。这令新加坡化作了一块磁石,吸引了作为商客和移民的流散人口,他们与印度洋沿岸地区渊源颇深,而且其中还包括从中国来的福建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哈德拉毛(Hadramawt)(即今天的也门)的阿拉伯人,以及马来群岛的布吉人(Bugis)。

“苏伊士地峡的贯穿打通……”康拉德后来写道,“犹如决堤一般,让一大批新的船只、新的人员、新的贸易方式如洪水似的涌到了东方。”[20]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间,途经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额几乎翻了三倍。[21]英国、荷兰、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的航运公司都在那里设立了办事处,其中目前最大的是英印轮船公司(British India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它拥有57艘蒸汽轮船,运作在17条不同的航线上。[22]正如一位美国来客在1885年说的:“它们把新加坡变成了马来群岛及东南亚庞大的中枢神经,是远东地区的中心所在,其滚动的“辐条”就是那些几乎遍及每个方向的汽船航线,驶往曼谷、西贡、中国和日本、马尼拉、沙捞越(Sarawak)、坤甸(Pontianak)、巴达维亚、苏门答腊、锡兰、加尔各答、仰光和马六甲。”[23]

苏伊士以东地区很少有发展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的港口,而颇显反常的是,其原因竟然与一项科技瓶颈有关。唯有蒸汽轮船才能有效地利用那条运河,但燃煤成本意味着汽船还无法在超过3500英里的航线上与帆船进行竞争。(肯拉德·科尔泽尼奥夫斯基在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里之所以会如此频繁地前往澳大利亚,原因之一就在于终其海上行走二十年,用帆船航行那条线路始终还是比汽船来得更经济划算。[24])从北欧出发意味着一条汽船可以穿越大西洋或在地中海绕一个圈;从新加坡出发,汽船的辐射半径包括中国、印度和整个东印度群岛,是几条世界上最赚钱的贸易线路。新加坡作为一个货栈蓬勃地发展了起来。抵达这座城市的货物有一半被卸下来再装上不同的船只进行地区性交付。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