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哲学课
哈佛大学排名前三的全校性公选课之一,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历史方向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以中国的孔孟老庄之道为基本原则,为这个自恋自满的时代开出了一剂济世良方。
内容简介
不提生涩艰深的哲学术语,也不多谈有关国家社会的宏大问题,屡获殊荣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普鸣借用生动的生活故事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体验中国古老思想的魅力,他的这门中国古代哲学课因而成为哈佛大学排名前三位的全校选修课。
从孔子、孟子、庄子到荀子,从礼仪之道、仁义之道、自然之道再到性恶之道,中国哲人们两千年前的哲学观念在今天依旧能告诉我们该如何用感情和智慧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应对各方挑战。
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我们不断实践的礼仪,真正的影响力来自克制而非强权,优秀是一种选择而非天性,幸福则需要我们精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瞬间。这本书让看似高深遥远的中国哲学之道贴近了现实生活,提供了包含着丰富人生经验的思考工具。这些先哲的教诲将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自我、思考我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
作者简介
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历史方向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他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国伦理与政治课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他因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哈佛大学教授职位。
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Christine Gross-Loh):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专业博士,其作品见于包括《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赫芬顿邮报》在内的众多出版物。
编辑推荐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要改变生活,便要思考“大事”。然而,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告诉我们:别忘记了细微之事。的确,只有从小处着眼,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了“正道”。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普鸣经过多年的研究,为我们解读了老子、 孔子、孟子等中国先哲的智慧,它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世界都在研究中国的思想精髓,更多的人从中受益,用“道法自然”的思维模式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个西方人,普鸣却深得中国之道。他认为,“道”并不是一个我们必须尽力遵循的和谐“理想”,而是一条我们通过自身的选择、行动和关系而不断去开拓的道路。在生命中的每一刻,我们都在重新创造“道”。
本书内容基于普鸣教授在哈佛大学开设的课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它也是一个精彩的哲学普及本
名人推荐
“光彩夺目,引人入胜,意义深远——以及特立独行。”
——蔡美儿 (Amy Chua),耶鲁大学法学教授,畅销书《虎妈战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