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海外中国史「pdf-epub-mobi-txt-azw3」

image.png

书名:甲骨文·海外中国史【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史】(全9册横滨中华街+左道+大清帝国+在中国发现历史+紫禁城的荣光+秦汉帝国+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南京1937+雍正帝+未了中国缘+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撒马尔罕的金桃+最后的大队+中国之翼+倭寇+中国通史+永乐帝+蒙古帝国的兴亡+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作者:韩清安 & 万志英 & 柯文 & 冈田英弘 & 神田信夫 & 松村润 & 谭凯 & 孙英刚 & 何铭生 & 约翰·帕顿·戴维斯 & 李敏 & 野岛刚 & 格雷戈里·克劳奇 & 戈叔亚

格式:EPUB

路径:点击打开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分类:韩清安 & 万志英 & 柯文 & 冈田英弘 & 神田信夫 & 松村润 & 谭凯 & 孙英刚 & 何铭生 & 约翰·帕顿·戴维斯 & 李敏 & 野岛刚 & 格雷戈里·克劳奇 & 戈叔亚

Title sort:甲骨文·海外中国史【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史】(全9册横滨中华街+左道+大清帝国+在中国发现历史+紫禁城的荣光+秦汉帝国+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南京1937+雍正帝+未了中国缘+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撒马尔罕的金桃+最后的大队+中国之翼+倭寇+中国通史+永乐帝+蒙古帝国的兴亡+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日期:20 8月 2022

uuid:e82d9163-9db4-4146-85ca-03adb278322c

id:1107

出版日期:4月 2022

修改日期:20 8月 2022

大小:26.77MB

语言:中文

本书一方面探讨了美国史学界研究中国的情况——从而直接涉及广泛的中美关系中的思想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标志了其中一位史学家内心演变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状态。我是在四十岁后不久决定撰写此书的。它是我力图解决自己的理论思想问题,并经过一段内心斗争后的直接产物。这些理论思想问题部分是出于个人的身世经历,部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我的第一部著作《中国与基督教》(China and Christianity)问世时,我刚刚开始教书生涯,盘旋脑际的主要问题,可以说更多的是个人与专业成就问题,而不是理论思想问题。这本书的萌芽是我进研究院第三年(1957~1958)写的一篇讲习班报告。从那时到1963年该书出版,世界上没有发生什么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最少没有任何事件曾经震撼了我生活的这块小天地。由于没有受到外界的挑战,我开始写这本书时所采用的前提假设和我写完这本书时大体上是一样的。由于我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认为写书的人大概都不是现实世界里的人,因此那时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向自己证明我可以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实质上,这就意味着我能写出一本学术专著,具有从事史学这一行业所必备的一切技巧。

第二本书《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是在1974年出版的。这时我对自己是个历史学家的信心更足了,同时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就是说从技巧上看,它比第一部著作更好些。可是我却担心这本书是否写得“对”。这里所谓“对”是指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是否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以及指导它的前提假设是否站得住。我写这本书是从1964年到1973年。在美国这个时期和1957~1963年不同,是一段风雷激动、人心困扰的岁月。越南、柬埔寨、罗马俱乐部关于世界发展之极限的报告[2]和水门事件对我这一代所产生的作用,正如经济大萧条对前一代人所产生的影响一样。不过,有一点不同:大萧条岁月使人们对美国的财富分配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忧虑。而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初期连续发生的危机,则突出了美国科学技术的破坏能力和最终控制这种能力的美国人在道德上麻木不仁所构成的矛盾,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近代”历史发展道路本身的问题。经过越南战争,人们再也不能轻易假设美国的威力必然是一件好事,再也不能轻易地认为凡是“近代的”就必然是“文明的”。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