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意识的解释(与道金斯、侯世达齐名的思想家从科学与哲学的双重角度探讨人类最深奥的问题。《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卫报》“有关意识的十佳图书”榜 首)
作者: 丹尼尔·丹尼特
格式: EPUB
路径: 点击打开
出版: 中信出版社
排序作者: 丹尼尔·丹尼特
排序书名: 意识的解释(与道金斯、侯世达齐名的思想家从科学与哲学的双重角度探讨人类最深奥的问题。《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卫报》“有关意识的十佳图书”榜 首)
日期: 19 1月 2023
uuid: 2aa299e8-cbbd-46b6-b135-25bf913e5884
id: 408
出版日期: 6月 2022
修改日期: 19 1月 2023
大小: 1.90MB
语言: 中文
古德曼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大脑其实不必费事地把“建构”“填入”任何东西中——因为没有人在那里看着。正如多重草稿模型所阐明的那样,一旦一个区分已经做出,它就不必再次做出;大脑只是针对已经做出的结论进行调整,使被重新诠释的信息可以用来调制后续的行为。
古德曼考虑过一个他认为是由范德瓦尔斯和勒洛夫斯(Van der Waals and Roelofs, 1930)所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介入运动是从回溯中产生的,它只在第二次闪光发生之后才得以形成,然后就被回向投射(projected backwards in time)”[pp. 73-74,强调为笔者所加]。这就提出了一种有着恶意扭曲要素的斯大林式观点:先有一段最后的影片形成,然后它再通过一台有魔力的投影仪放出,该投影仪的光束以某种方式在心智的银幕上回放。不管这是不是范德瓦尔斯和勒洛夫斯在提出“回溯建构”时的想法,该观点都很可能是科勒斯(Kolers, 1972, p. 184)反对他们假说的原因,科勒斯坚称所有的建构都是“实时”完成的。不过,为什么大脑不怕麻烦地总要“产生”一些“介入运动”呢?为什么大脑就不应该只是做出结论说,当时存在介入运动,并将此回溯结论插入加工过程流中呢?难道这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