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译文、全译本不是说说的
◆ 底本完善。译者发现广为流传的《托尔斯泰全集》(百岁纪念版)没有很好地据手稿校勘,讹错计1800多处,转而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托尔斯泰文集》(二十二卷集)为底本,阅读了大量托翁研究资料和1912年卫国战争史料,历时3年终成此稿。
◆ 俄中直译,参阅美版。为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原意,译者选择俄中直译,不确定之处参阅美国译者康·加尼特1931年版的英文译本。
◆ 译本完整。全本直译,无删节,比坊间版多出300多页,计30000余字。
◎详注精解细说明
◆ 打开《战争与和平》,你会感觉“一大波”历史事件、地名和人物“正在靠近”。注释大多用于说明这些,并修正了原文讹误。
◆ 注明典故、名言等的出处,介绍西方节日、仪式和习俗,既便于理解,又增加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 对原书前后矛盾、人名有异之处和一些细节做了解说,如原书把Bonaparte(波拿巴)说成Buonaparte,是对拿破仑的轻蔑,并非托翁和译者笔误。
◎no no no,人名没错
看到某些人名,一部分读者可能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译者有自己的套路:著名历史人物和重要地名按通行译法,其他历史人物和小地名按所属国家的语言音译。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恢宏史诗,罗曼·罗兰称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近代的《伊利亚特》”。
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背景,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成员活动轨迹主线,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婚后的娜塔莎是世界公认的俄罗斯优秀妇女的典型形象。
歌颂和平,又描写战争,从中表现各阶层人物的心理、思想和生活状况,歌颂乐观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并表明作者立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然失败,人民的正义战争必然胜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托尔斯泰(1828—1910)
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以及大量的童话、短篇小说等。
社会活动中,他提出的“托尔斯泰主义”——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文学创作中,其文学传统通过高尔基被苏联作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魅力与影响力。
译者简介
张捷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全景式描写人类战争,与那些以个人感觉为线索的小桥流水的精致文学相比,这样的巨著更能使人体会到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的整体存在,这也恰恰是科幻文学的视角。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三体》作者 刘慈欣
伯爵的近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集叙事诗、历史小说和和风习志之大成的独树一帜的作品。发表以后,它在公众的心目中就断然占据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
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择《战争与和平》。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高尔斯华绥